海棠书屋 > 历史 > 唐朝败家子 > 第166章 葬礼与皇恩
  永兴县公虞世南去世了。
  辞官刚刚小半年,尚且没有好好享受颐养天年,含饴弄孙的生活便故去了,略微可惜。
  不过八十一岁的高寿,也算是让人羡慕的寿终正寝。
  其实虞世南已经比原本历史上多活了一个月,大概是因为有谢逸及时接替,早早请辞回家安歇的缘故吧!
  只是终究垂垂老矣,没能多安养几年。
  当朝重臣亡故,理所当然第一时间通知了中书省,然后飞速呈报承庆殿。
  李世民听到消息的那一刻,微微一愣,神情略微有些恍惚一种发自内心的感慨油然而生。
  又一个跟随自己多年的老臣走了,杜如晦,屈突通,温彦博……而今轮到了虞世南。
  这意味着什么?
  老了,大家都老了,自己也已经四十岁了,宠幸了几个新入宫妃嫔便有些力不从的感觉。
  唉!
  人生在世,到底为了什么?自己费心苦心当上这个皇帝,到底图了什么?李世民心中再次泛起这样一个念头。
  一瞬间以后,李二陛下收慑心神,沉声道:“令礼部为虞世南拟定谥号,在昭陵旁为其修筑墓穴。
  虞世南效忠了朕半辈子,到了地下,还是让他陪伴朕左右吧!另外,通知中书省和殿中省,辍朝三日,移驾别宫,朕要为其举哀。”
  “是!”内侍一一记在心中,更有些感慨,虞世南真是好命啊!皇帝陛下如此厚待,重视一个臣子的身后事,实属难得,记得上一次有此待遇的是宰相杜如晦。
  至于去岁病逝的宰相温彦博,很遗憾,当时皇帝陛下巡幸东都,主要是太子殿下负责操办的,远没有这般隆重。
  但事实上,即便到了这个地步,李二陛下似乎仍然不满足,沉吟片刻后自言自语道:“不行,得派个皇子前往祭拜……”
  内侍暗暗心惊,这级别可高啊,一般来说,皇子扶陵已经是对故去大臣的无上恩宠,而今虞世南这里,还要皇子前去祭拜,这待遇真是没的说!
  至于是哪位皇子?肯定不会是太子,国之储君,未来的天下之主怎能降阶去祭拜臣子,别的皇子倒是有可能。
  会是谁呢?
  内侍正在猜测时,李世民吩咐道:“宣魏王入宫。”
  ……
  魏王李泰正在府上忙活编撰《括地志》的事情,突然接到宫中旨意,让他前往别宫芙蓉园见驾。
  “去芙蓉园见驾?这是……”李泰有些诧异,这个安排好像有点突兀。
  刘轩低声道:“殿下,会不会与虞世南的死有关,陛下移驾芙蓉园,可能是为别宅举哀。”
  “那让本王前往是做什么?”
  刘轩沉吟片刻,猜测到:“兴许是让殿下去陪伴,或者让殿下前往虞家代行祭礼。”
  “让本王去祭拜?”
  “有可能,此乃皇家对故去大臣的最高恩宠,如果陛下有意,殿下去吧!这时候折节,多有好处,百官必定多有赞誉,凸显殿下仁孝,礼贤下士。”刘轩大概察觉到,李泰微有不悦,所以及时劝谏,并抛出了极有功利性的依据。
  果不其然,魏王殿下果然是功利主义者,立即欣然接受,匆忙动身前往芙蓉园。
  ……
  曲江池畔,芙蓉园里,辍朝的李世民为虞世南举哀,寄托君王对一个臣子最浓重的哀思。
  些许礼仪之后,李二陛下便在曲江池畔的凉亭里休息。
  如此看来,与其说是来举哀的,倒不如说是前来度假的。六月天,长安城里哪有比曲江池畔更凉爽的地方?
  清凉的微风从曲江池水面上吹来,带走暑热,整个人清爽怡然,李世民躺在竹榻上,惬意无比。
  如果不是背着为臣子举哀的名分,再带上两个新入宫的年轻嫔妃,肯定……咳咳!
  长安的天气太热了,等过两天搬去九成宫避暑吧,携带几个嫔妃宫女自然是应该的。
  嗯,就这么定了。
  “陛下,魏王殿下到了。”李世民正思绪连篇,想着如何避暑安享时,内侍前来禀报。
  “快宣!”
  “儿臣拜见父皇。”李泰迈着沉重的步子,气喘吁吁地向李世民见礼。身为一个大胖子,在这样炎热的天气里走动,实在有些恼火。
  李世民抬头看着满头大汗淋漓的次子,顿时有些心疼,关切道:“快给青雀准备清水净面擦汗,再送些冰镇的乳酪来。”
  内侍和宫女的反应很快,立即有人送上湿巾清水,为魏王擦拭汗水,随后端上来一碗冒着冷气的乳酪。
  “青雀,快饮些解解暑。”李世民生怕儿子中暑,满脸关切。
  “多谢父皇。”李泰躬身一礼,端起冰凉的乳酪,几乎是一饮而尽,透心凉的感觉顿时让人无比舒爽。
  见李泰面色恢复如常,不再喘气,李世民这才道:“大热天的,让你走这一遭确实辛苦,长安夏日炎热,冬天寒冷,你体胖行路辛苦,往后朕准许你乘坐轿子上朝,出入太极宫。”
  “儿臣多谢父皇厚爱。”李泰心中泛起一阵狂喜,惊喜来的太突然,,可以说是不期而至。
  走这一遭很辛苦,适才他心中还多有抱怨,但是这一刻,李太觉得所有的一切都值得。
  对于一个皇子而言,父皇的恩宠比什么都重要,更没想到父皇如此洒脱,直接赐给自己太极宫乘坐软轿的殊荣。
  是的,这是一份殊荣,满朝上下还不曾哪个大臣皇子有此荣耀,前些日子受伤的太子,还有生前的虞世南都没有,自己如今获得了。
  对于一个皇子而言,这样的殊荣意味着什么呢?
  也许李世民并未在意,他只当是对儿子的一点恩宠罢了,但在李泰心中,在百官心中自然会有旁的意味。
  至少李泰自己是这般认为的,自皇嫡孙李象降生后,东宫风头正劲,少不得避其锋芒。李泰为此整整蛰伏了三个月,待在家中老老实实编书。
  但现在,父皇恩赐了这个殊荣,好像一个讯号,一个转折点一样,也许蛰伏的日子到头了。
  李泰这边欣喜不已,心中思绪波涛汹涌的时候,李世民悠悠道:“青雀啊,今日宣你前来,是和你说说虞世南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