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 > 我的东北军 > 第二百一十二节决战乌拉尔(3)
  第303步兵师所抓到的那个叫柯察金的苏军二等兵在审讯后供认,苏军将在11月1日凌晨时分发动全面进攻,整个战役的代号为“乌拉”。这个情况被送到东北军最高指挥部后,于上将对此如获至宝。经过紧张的研究并综合各方情报后,东北军高层很快便断定,苏军将在黎明时分以最精锐的近卫第4、第5坦克集团军以及近卫第6和第7集团军、近卫第1和第3机械化集团军先发制人地全力正面冲击奥伦堡,而侧翼则由机械化部队和步兵部队进行防御掩护。临时召开的短暂会议上,于上将命令集团军群所属的重炮集群和航空部队立刻抢在苏军展开进攻之前倾尽全力地对集结完毕的苏军进行饱和式大轰炸和地毯式大炮击,同时东北军各部在苏军陷入混乱后发动全面反攻,正式打响“盘古”会战。但随即而来的是一个比较严峻的问题,苏军目前的航空部队虽然损失惨重,但仍然掌控着部分制空权,东北军的轰炸机群要是全部出动,肯定会造成难以估算的损失,不但可能得不偿失,而且可能达不到理想的空袭效果。对此,龙云峰中将在会议上提出,不动用常规轰炸机,而是使用“飞豹”战略轰炸机群对苏军进行空中打击。因为东北军的“飞豹”轰炸机基本都装备着先进的红外线夜视仪和无线电导航设备,而且其升限为11000米,如此的高度并且在夜间展开大轰炸,苏军的战斗机群是无法拦截“飞豹”机群的。另外,龙中将还建议,派遣大量的“幽灵”特种部队和侦察分队以及武装直升机渗透到苏军的后防地带或驻扎区附近,每支地面小分队和武装直升机都携带着微型电台,以此在地面上和低空中直接用无线电引导指示高空中的“飞豹”机群和后方的重炮群精准地展开轰炸和炮火覆盖。虽然这个“地空协同轰炸炮击”的计划困难不小,但于上将还是很快采取了这个建议。
  10月31日午夜,滴水成冰的11时30分时,经过周密而精心的部署后,奥伦堡后方东北军空军的共六个战略轰炸机联队、整整1800多架“飞豹”轰炸机以及在吴克仁上将指挥下的重炮集群陡然间天崩地陷般地向苏军发动了空前猛烈的空袭和炮轰。霎那间地动山摇、夜空如火,数以万吨计的集束炸弹和大口径炮弹、火箭弹流火飞星般划过夜空呼啸着倾向到布祖卢克、库梅尔套、乌拉尔(城镇名)等苏军的集结点以及苏军在后方的铁路交通线、公路网、机场、炮群阵地、弹药囤积地、油库等重要目标。大量的航空炸弹和炮弹犹如长眼睛般,将苏军的各个重要军事基地炸成火海。由于苏军事先没有嗅到任何风声,因此被猛击了个措手不及,各部迅速陷入混乱之中。数量众多的坦克、火炮、飞机、辎重物资被摧毁,铁路和公路被炸得支离破碎,人员的死伤更加是惨重。
  华西列夫斯基大将迅速接到了各部遭到东北军大规模空袭和炮击的报告,己方部队惨重的损失和空前的混乱让他心急如火。但随即派遣前去拦截东北军轰炸机群的苏军飞行员们纷纷报告:东北军使用的是战略轰炸机群,全部在万米高空之上,根本无法爬升到那种高度的苏军战斗机只能仰起脖子看着在头顶上疯狂投弹的东北军“飞豹”机群干瞪眼而无可奈何。其中最离奇的是,第176近卫歼击机团曾获过“苏联英雄”称号的王牌飞行员伊万阔日杜布在驾驶着一架“拉-7”进行爬升拦截时,飞机居然鬼使神差般被一架正在疯狂轰炸的东北军“飞豹”所投下的一枚炸弹给砸中,整个“拉-7”立刻凌空爆炸。华西列夫斯基大将算是恨苦了东北军轰炸机扔下的那种“地狱火”集束炸弹了,这种炸弹的破坏力和杀伤力实在是太大了。一枚“地狱火”在落地后很快分离迸溅成无数带引信的子母小炸弹,遍地爆炸、威力奇大,中弹后的苏军机场立刻被炸得像萝卜田一样坑坑洼洼、满目疮痍,整个机场基本就宣告报废了,根本无法修复,因为遍地都是随时可能会爆炸的小炸弹,而且这种集束炸弹还能把苏军的铁路给炸成无数段的麻花。冒死前去排弹的苏军工兵几乎一碰那种炸弹就血肉横飞,对苏军步兵的杀伤力更加就不用说了。恨归恨,但华西列夫斯基大将还是立刻敏锐地知道,大量的东北军侦察兵和特种部队已经渗透到了己方部队的周围和后方,不然那些位于万米高空之上的东北军轰炸机群和万米之外的东北军重炮群是不可能如此精准地投弹和炮击的。一想到这里,华西列夫斯基大将在电光火石间旋即明白了一件十分严重的事情,东北军突然间对正在集结和集结完毕的己方部队进行如此打击,目前是明显的,那就是打乱苏联红军的部署和编制,那这么说来,己方在天亮时分发动全面进攻的战略意图已经被东北军获悉了。思路清晰后的华西列夫斯基大将拿起电话:“喂,波塔波夫同志,立刻推迟进攻的时间,稳住部队和防线!同时派遣搜索部队搜剿摸到我们眼皮底下的东北军侦察兵!”
  当航空兵们和炮兵们挥汗如雨之际,奥伦堡地区绵延近百公里的战壕和散兵坑里,一百五十多万头戴毡帽和钢盔、身穿棉衣军服、脚蹬棉芯牛皮军靴的东北军步兵们正怀抱子弹已上膛的步枪静静地潜伏着,步兵们一边呼吸着充满辛辣火药味的冰冷空气,一边凝视着赤红一片的夜空,等待着发动全面进攻的信号弹;而装甲兵们则乘坐在已经预热了的坦克和装甲车内,全神贯注地凝听着即将传来命令的无线电耳麦,成千上万的钢铁战兽已经蓄势待发,准备扑向前方的猎物。
  连天的炮火和规模空前的大轰炸直到凌晨4点才陆续结束,4时15分,天际的东方已经隐隐露出了一抹鱼肚白,就在这时,环绕着奥伦堡的一百多公里的绵延战线上突然间红光漫天,数以千计的红色信号弹在尖锐的“嗖”声中此起彼伏竞相腾空而起、直破苍穹,伴随着的是密密麻麻、铺天盖地的“金雕”俯冲轰炸机群和“猎隼-2”火箭攻击机群。战壕内,仰望着这一幕的所有东北军士兵都精神一震,一腔腔热血霎那间沸腾起来,冲锋的时刻来了!装甲兵们的无线电耳麦里,在同一时刻传来了东北军装甲兵总监苏炳文上将的命令:进攻!
  刚刚陷入死寂中的奥伦堡前线霎那间沸腾了起来,为地面部队提供近地火力支援的空军机群和直升机群旋风般地刮起了一阵阵狂飙巨澜,猎猎寒风中,一百九十万东北军官兵们同时爆发出的杀声雷霆般与战机的轰鸣、大炮的怒吼、坦克的咆哮一起直冲云霄。“杀啊…”震天裂空的呐喊声中,环绕奥伦堡的荒原郊野上风雷滚滚、地动山摇,无数波钢铁洪流和迷彩色的兵群绝提洪水般蔓延出战壕,风驰电掣地发动了排山倒海般的全面进攻。
  尚未褪尽的夜色旋即被暴风骤雨般的火光给映照得亮如白昼,天空中,无数的“金雕”和“猎隼-2”犹如翻滚涌动的乌云般疯狂地倾泻着钢铁火雨;低空中,大批的“黑鹰”武装直升机夺空飞旋,火箭弹齐刷刷劈头盖脑地将苏军的步兵阵地、反坦克阵地炸成火海。化为焦土的地面上,无数的装甲部队所汇聚的滚滚钢流横扫千军般势不可挡地猛扑向前。一辆辆威风凛凛的“雪虎”和“东北虎”主战坦克在“雪豹”反坦克自行火炮、“突击虎”自行突击炮以及“2号”、“1号”辅助坦克的协同下万马奔腾般地漫山遍野冲击向苏军;气吞万里如虎的重坦克群之后的装甲车、步兵战车上,则是乘坐着大量负责在战场上排除障碍物、维修坦克、击毁敌军坦克和碉堡阵地、呼叫空中支援的工兵、机械师、反坦克兵、空军联络官,以及运载着弹药物资的“雪狼”半履带式装甲车和“雪虎”防空装甲车;迅猛冲击的坦克部队再往后是一排排155毫米自行加榴炮、100毫米“野牛”自行突击炮、“天火”车载火箭炮,自行炮群不断猛烈地为前方开路的坦克提供炮火驰援。滚滚钢铁洪流之后的,一百多万东北军步兵挺着突击步枪奋勇冲锋着,白花花的刺刀在炮火的映照下反射着森然的寒光。
  苏军的机群立刻也出现在了硝烟翻腾的空中,为攻击机群护航的东北军战斗机们立刻呼啸着迎上前厮杀交锋,炸弹雨点般落入犹如惊涛骇浪般的东北军地面部队中,炸起了漫天飞舞的血肉漪澜和钢铁碎片,地雷在官兵们的脚下不断炸起。被炮火和俯冲轰炸机摧残得体无完肤的苏军阵地上开始喷涌出万千道火舌,大地颤抖战栗起来,苏军的t-34/76、t-34/85式中型坦克、kv-1、kv-2、“斯大林”式重型坦克、m-4“谢尔曼”、m-28“潘兴”随即源源不绝地轰鸣而出,扑向怒涛般不断前进的东北军虎群。两股钢铁洪流旋即猛撞在了一起,战场上电闪雷鸣、天昏地暗,双方的重型坦克在第一时间内展开对轰较量,无数的穿甲弹、破甲弹、曳光弹在尖锐的破空声中轰射而出、交错横飞,火花飞溅、黑烟四起,大量的鲜血和死亡疯狂地蔓延着,冲在最前排的一辆辆“斯大林”和“东北虎”齐齐在毫无遮拦的坦克炮对轰中化成了一堆堆燃烧的废铁,滚滚火球间,被烧焦或被炸碎的苏军和东北军装甲兵的尸体四散飞舞,后续的坦克和反坦克自行火炮继续毫无惧色地咆哮着猛扑上前,继续舍生忘死地展开惊心动魄的钢铁较量。一道道刺眼的白光在战场上来回呼啸着,双方都装备了的喷火坦克怒放烈焰,被烧成火人的苏军和东北军鬼哭狼嚎地挣扎着,巨大的火球不断地在战场上冲天而起,成为重点打击目标的喷火坦克被击中后随即成为了钢铁火葬场,里面的坦克兵直接被烧成焦炭。巨大的厮杀喧嚣声中,装载着“火神”六管重机枪的东北军“2号”坦克风驰电掣般纵横驰骋着,暴射出的一道道金属暴风横扫之处,苏军的轻型坦克和装甲车直接被轰击得千疮百孔,依托着坦克前进的苏军步兵则大批大批在“火神”暴风雨般的子弹中被击成遍地的碎末肉酱。尸骸枕藉间,双方都杀红了眼,被打成重伤或残废的东北军士兵和苏军士兵前赴后继地抱着炸药包扑向对方。被打断了履带的“东北虎”继续在原地猛烈炮轰射击,“雪豹”坦克歼击车立刻冲上前用88毫米反坦克炮掩护不能动的“东北虎”,乘坐在后面装甲车上的机械师们冒着枪林弹雨拼死就地维修坦克,苏军的坦克炮如冰雹般,有的机械师躲闪不及,直接连同身边的坦克一起被炸成碎片。
  激战之际,双方的俯冲轰炸机纷纷呼啸而来,在对方战斗机的围追拦截下拼命轰炸地面上的对方坦克群,苏军和东北军掩护在坦克群两侧的防空装甲车立刻猛烈开火,交织纷飞的高射炮火下,不断地有飞机被击落。低空中,数百架“黑鹰”呼啸着夺空而来,将大批的空对地“铁拳”火箭弹轰入苏军步坦群中,弹火所到之处,苏军坦克被三千多度的高温直接烧成一坨铁疙瘩,苏军步兵则成片成片被炸得尸骨无存、灰飞烟灭。随即,黑鹰们又猛扑向苏军的反坦克堑壕阵地,将大批的苏军反坦克兵和碉堡炸得粉身碎骨。
  随着坦克群猛烈碾压苏军的防御阵地,已经杀得血脉喷张的东北军步兵们开始从己方坦克群所撕裂开的缺口处蜂拥而去,迅猛地清除掉地雷和苏军的步兵。反坦克兵们操控着“铁拳”和“毒刺”勇猛地轰击苏军坦克,迫击炮、掷弹筒、步兵炮、轻重机枪、29式六管火箭炮一起疯狂扫射轰击,炮弹和手榴弹雨点般在苏军和东北军的头上飞舞,奋勇突击上前的“野牛”突击炮和拥有令人毛骨悚然的380毫米口径“突击虎”自行突击炮在横飞的硝烟间苏军的碉堡和阵地炸得粉碎,血肉和水泥一起横飞。手持“莫洛托夫”鸡尾酒汽油弹或集束手榴弹的苏军敢死队嘶吼着扑向纵横冲击的东北军坦克,依托在坦克后的东北军步兵们立刻用猛烈的弹雨将苏军爆破手给打成筛子。滚滚虎群奔腾之处,大量来不及逃跑的苏军连同反坦克枪一起被几十吨重的坦克碾成了稀烂的肉酱。冲天的杀声和凄厉的惨叫声中,东北军步兵们挥舞着ak和mp冲锋枪大吼着跃入苏军战壕中与苏军展开了近身战和肉搏白刃战,挖成迷宫般的堑壕沟壑里很快尸积如山。
  首当其冲遭到东北军第五装甲集团军雷霆之势猛攻的苏军近卫第1机械化集团军很防线快被撕开一个大口子,各部告急电报雪片般飞到了集团军总司令员普希金上将的面前。普希金上将急如星火,他不顾军官们的劝阻亲自跑到血火纷飞的前线。举起望远镜后,普希金上将倒吸了一口冷气,大片东北军的坦克群已经黑压压地冲到了眼前,其中还蠕动着几个格外庞大的身影。刚看了第一眼,普希金上将便倒抽了一口冷气,他近乎失声地喊道:“那是东北军的‘卡尔’巨炮!”
  紧随着第101师突击前进的8门“卡尔”巨炮迅雷般一起发出金石俱裂的咆哮,600毫米的大炮炮口齐齐喷出一道白光,普希金中将所在的地方一下子被被炸入了漫天的烟尘中。
  震天的炮火和华西列夫斯基大将指挥室内的电话一起此起彼伏地响起,整个方面军的乌拉尔、库梅尔套等两侧尽皆遭到了东北军主力的猛攻,东北军第五装甲集团军已经杀过萨拉托夫河,势头直逼向扼守高加索地区的伏尔加河。华西列夫斯基大将心头一凛,他立刻意识到,东北军是在发动全面进攻,并且在全面突破己方的两翼。乌拉尔山脉、伏尔加河,已是扼守苏联欧洲地区的最后屏障了,而奥伦堡则是乌拉尔山脉最南部地区和中亚交界的平原地带,东北军的坦克部队想要长驱直入欧洲,必须要从这里经过,奥伦堡的重要性不言自明。沉吟了一小会,华西列夫斯基大将拿起直通向各个集团军指挥部的电话,沉声命令道:“全面进攻开始!目标,奥伦堡!”
  烈火纷飞的战场上,成千上万辆苏军中路部队的坦克大军开动起来,浩浩荡荡地猛扑向奥伦堡,旋即和东北军的防御部队陷入绞杀中。
  战事刚打响,奥伦堡外延的东北军阵地便立刻让苏军大吃苦头。因为东北军所设立的反坦克堑壕挖得并不是像常规战术中的那样与整个防线平行顺直,而是全部反过来的,反坦克堑壕挖得和整个防线全部是垂直的,从空中看,东北军的反坦克堑壕就像一排排农田的田埂般,错落有致、整整齐齐。首创这种“垂直堑壕”反坦克战术的龙云峰命令官兵们将两条相邻壕沟之间的宽度挖掘得只能并排容纳两辆苏军坦克前进,而在堑壕沟壑内则安排了大量的监视哨、反坦克炮阵地、步兵阵地、蛇腹形铁丝网或钢琴线蛇笼,并配合着密集的雷区。当声势浩大的苏军坦克集群猛冲上来的时候,后方东北军的重炮立刻猛烈地轰击已经经过精确校准的诱导苏军坦克前进的阵地通道,然后武装直升机轮番齐上,火箭弹雨点般飙向苏军。
  被摧残得七零八落的苏军坦克群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杀进东北军的反坦克阵地时,更加惨重的苦难则在等着他们。反坦克堑壕里,东北军官兵们奋勇操纵反坦克炮轰击着,炮弹雨点般当头飞向苏军坦克,“马克沁”重机枪阵地泼水般的子弹将苏军坦克后苏军步兵扫杀得死伤惨重。压中反坦克地雷的t-34直接被炸得熄火不得动弹,而铁丝网和钢琴线搅入苏军的坦克履带后,整个坦克立刻速度大减,随即成为东北军反坦克炮集中轰射的目标。
  而开入反坦克堑壕中间狭小通道上的苏军坦克则犹如过独木桥般如履薄冰,突破东北军防线的苏军坦克为了不驶入雷区只能在反坦克堑壕之间的一条条通道上以纵列队型前进,这时,隐蔽的东北军反坦克炮立刻集中火力猛轰苏军坦克队伍的前面几辆和后面几辆,被摧毁了的苏军坦克直接成为了路障,将后面的己方坦克堵得结结实实,然后一整排的苏军坦克全部成为待宰羔羊被东北军给一一击毁。
  这样的“垂直”堑壕阵地被东北军连连挖掘了好几层,整个纵深达到三十多公里。
  当东北军放弃前一道防线的时候,都会召唤后方炮兵阵地进行炮火覆盖,将已经被炸烂或还有一口气的苏军坦克统统给炸成废铁。
  奉命进攻奥伦堡的苏军近卫第4、第5坦克集团军尽管竭尽全力厮杀了一整天,却始终无法突破防线攻入城内,而两部被东北军摧毁的坦克则达到500多辆。
  乌拉尔大会战第一天苏军便损失巨大,正面攻势停滞不前,而在两翼则同时陷入了危机中。
  (这一节有点索然无味,大家请见谅,看头在下面,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