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 > 姑娘她戏多嘴甜 > 姑娘她戏多嘴甜 第660节
  温宴才是定安侯府将来几十年风光的根,为一时之排场,伤了根,老夫人可没有那么傻。
  江绪自然明白侯府的考量,此次进京前,亦在涪州做了一番安排,确保婚事办得周全。
  正屋里,桂老夫人从李三揭手中接过了江绪的庚帖,又把温婧的庚帖换过去。
  “既是两厢情愿的事儿,老婆子也不想弄那些虚的,”桂老夫人道,“等放了小定,定下婚期,状元郎先返涪州,姐儿从京中发亲。”
  李三揭乐呵呵道:“我请人看了几个日子,虽说夏日发亲,沿途炎热,好在多行水路,倒也不难耐,等到蜀中之后,差不多是秋天,正是出阁的好时日。”
  桂老夫人颇为赞同。
  蜀中完婚,出阁时没有父母姐妹在身边,婧姐儿是寂寞些,但能省下许多不必要的事儿。
  不止能拒了各方借着此名头纷纷送不合规矩的礼,也免得那一双双眼睛盯着看嫁妆多少、聘礼多少,酸里酸气说着表面奉承、背里贬低的话。
  换了庚帖,江绪说了些蜀中状况与安排,桂老夫人连连点头,曹氏听着,悬着的心也落了许多。
  厢房里,温慧推开窗户,探着脑袋看正屋方向。
  “也不知道问江绪些什么?”温慧扭头与温婧道,“你别坐那儿,隔着帐子,等下看不到,过来我这儿,江绪从里头出来就能看见。”
  温婧笑道:“又不是没看过。”
  “看过了也得再看,”温慧说得一本正经,“得看一辈子的事儿,总不能现在就不想看了吧?”
  温婧“哦”了一声:“难怪二姐一定要找个俊的。”
  “对啊,”温慧点头,“就是这个道理。”
  温婧原是打趣温慧,没想到自己姐姐这般耿直,让她忍俊不禁,扑哧就笑出了声。
  打趣是打趣不了了,温婧笑了好一会儿,还是依言到温慧身边坐下。
  也是巧了。
  刚坐好,正屋那儿竹帘一挑,里头人陆续出来。
  温婧一眼就看到了江绪。
  一年多未见,江绪与温婧印象里的有了些许变化。
  并非五官容貌,而是整个人的气质。
  在华师爷的指点下、在衙门里历练一年,让江绪的书卷气褪了几分,看起来更沉稳。
  江绪亦看到了温婧。
  先前进来时,他就忍不住往温婧可能会出现的位置看。
  左右廊下,跨院的月洞门边,厢房窗内,虽不合规矩,但爱慕之心跳跃,他悄悄地看了一圈。
  没有看到那俏丽身影,心中还有些失落。
  这会儿出来,亦是又看过去。
  这一回,叫他看到了。
  四目相对,江绪抿着唇笑了。
  她还是那么温和,让他一眼就刻在了心中。
  李三揭与温子甫走在前头,没有留意到这细细的情丝涌动。
  曹氏走在后头,看在眼中,嗔了温慧一眼。
  不用问,定是慧姐儿想出来的招。
  温慧不怕曹氏嗔,吐了吐舌头。
  曹氏又是好气又是好笑。
  这个慧姐儿,撮合起妹妹、妹夫,一套又一套的,轮到她自己,傻鹌鹑一个!
  等婧姐儿嫁了,手上空下来,说什么也得拧一拧慧姐儿。
  江绪随温子甫去书房说话了。
  温婧收回视线,重新坐回去,拿起了针线。
  婚礼的各项安排与考量,老夫人与曹氏都与她解释了一遍。
  温婧懂其中道理,却也难免有遗憾。
  费姨娘宽解她,虽不能亲眼看着姑爷迎亲、姑娘出阁,但不用几年,随着江绪升迁,他们还是会再回京城,到了那时候,婧姐儿回娘家也能和太子妃住在大丰街时一样,不用管什么年节,一月里回来数次。
  那等方便、自在,是多少出嫁女想都不敢想的。
  温婧是个很想得开的人,遗憾既免不了,便多想想好处。
  这门婚事,她满意极了的。
  温慧凑过来,看温婧手中快绣好了的帕子。
  经过一年准备,需要亲手绣的物什,温婧在她的帮助下,已经都绣得了。
  几块帕子是锦上添花。
  温慧道:“还绣什么?不再画幅画给状元郎送去?”
  温婧问道:“画什么?”
  “想画什么就画什么,”温慧答道,“哎,上回那枝啊叶啊的,我还是想不明白,你快告诉我。”
  温婧微微一怔,笑倒在温慧身上。
  第812章 番外3 画册
  果不其然,温婧与江绪的八字合了个上上配。
  太子妃之妹与新科状元郎,这怎么可能差呢?
  李三揭送来了合婚的结果。
  温子甫交给曹氏:“就与你说了,定然不会差。”
  曹氏看着那纸上,从头到尾的好话,心花怒放。
  她也不管温子甫说什么,让胡嬷嬷请了费姨娘过来。
  “你赶紧看一眼,我还得拿去给老夫人过目。”曹氏道。
  费姨娘捧着这张纸,眼睛越来越弯,唇角越来越扬,欢喜极了。
  即便知道这上头就是照着好话写的,可谁不喜欢听好话?
  多好听啊!
  听得人都要飘起来了!
  可惜这纸张就这么点大,若是能再大些,再多写一些,就更开心了。
  曹氏看着费姨娘的欢喜,睨了温子甫一眼。
  老爷就是个榆木脑袋。
  在这事儿上,显然是费姨娘更顺眼。
  费姨娘看过了,交换给曹氏,先回了跨院。
  曹氏起身往正屋去,让桂老夫人也高兴高兴。
  老夫人当然是满意的,道:“姑爷进京,借的是述职的时间,他衙门里还有公务,我们就依着先前确定好的,赶紧操办。”
  “您放心,”曹氏道,“我与费姨娘都对过放小定的准备了。”
  桂老夫人颔首。
  曹氏做事,还是很靠得住的。
  费姨娘又不是马虎人,自己姑娘的大事,更是日日搁在心上。
  寻常官家,小定礼都差不多,看不出多少高下。
  老夫人又放话出去,说新郎官家在蜀中,京里从简,连放定的长辈都请李三揭夫人来出面,定安侯府作为新娘家,自当配合,也就不请好友观礼了。
  好友都不请,那些想着法子来套近乎的,更加登不了门。
  温宴回来观礼,听温慧打趣温婧,乐得哈哈大笑。
  除了常规的定礼,李夫人最后捧出了一本装帧了的画册。
  “江公子亲手给姑娘备的礼物。”李夫人笑眯眯道。
  温婧接下了,在温慧挤眉弄眼地催促中,打开了画册。
  内封落款,是江绪的名字。
  温婧收过江绪的画,认得他的字迹,也认得他的印鉴。
  再翻一页,纸上出现的是一幅画。
  城墙与百姓。
  温婧看着城墙上的“涪州”二字,若有所思。
  她一页页往下翻。
  涪州衙门,热闹的集市,深长的巷子,树下半合着的院门。
  每一幅,都没有炫画技,只用最平实的笔触画出了最生动、质朴的画面。
  温婧还在画里找到了她认得的人。
  虽然五官刻画得很简单,但温婧能认出来。
  衙门外,石狮子旁,从轿子里下来的是汪献大人。
  巷子口,满客的面摊,一碗面、一葫芦酒的是华师爷。
  这让温婧觉得有趣极了。
  再往后翻,是院子里的景象,墙下养了几盆花,院子里有石凳石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