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 > 清穿太子妃的咸鱼日常 > 第190节
  第135章 气得鼻子都歪了(二更)……
  弘昭的谋算很拙劣, 至少胤礽一眼就看了出来。
  可谁叫他只是个孩子呢?在大部分人的认知里,孩子是不会说谎的,自然也不会有什么害人之心。
  何况这事儿也并不是弘昭胡诌的。
  老八带来的那个女人, 平时大概极受宠, 见老八势头足, 就有些飘飘然,说的话都不怎么过脑子。
  惹到弘昭几人或许是有, 但绝对不会说要把他们扔下水的话, 除非她不要脑袋了。
  弘昭是个聪慧的孩子,就算受了委屈, 也定当场斥责了回去。
  哪像他现在说的,倒把自己塑造成了个小可怜模样。
  胤礽低头垂了眼帘,趁着康熙不注意, 手指虚虚地点了两下。
  小家伙一缩身子,讨好地冲他笑笑。
  康熙不知父子间的眉眼官司, 只觉得老八有些不识惯,这才多久, 就纵着底下人, 藐视皇孙。
  胤礽和弘昭两个一块儿往外走,路过甲板时, 见外面江水澎湃。
  胤礽问,“那妾室, 果真这般不识好歹?”
  弘昭小手抓着栏杆, 小脚踢啊踢。
  “阿玛, 我不喜欢旁人拿那种高高在上的态度和您说话。”
  八皇叔或许以为自己还挺隐蔽的,又觉得他是个孩子,许多事情就算看见了, 也不懂如何说。
  在弘昭跟前,还挺放得开的,单独面对弘昭,或是太子的时候,眉眼里的蔑视,怎么样都挡不住。
  就连说话时,面上再恭敬,语气却一直都是颐指气使的。
  弘昭听了几回,没来由的不喜欢这种态度。
  后来他问了四叔,才懂这是什么意思。
  “再说,那女人也不对,给个小教训。”
  小家伙闷闷的,算计了人,还觉得自己委屈。
  但考虑到弘昭做这桩事的缘由,胤礽瞬间软了下来,再说不出任何责怪的话。
  大概还是他这个当父亲的太多隐忍,让孩子觉得他在被欺负。
  所以,面对老八的挑衅,哪怕他明白自己是个孩子,也会奋力反击回去。
  以前总觉得孩子小,什么都不懂,这会儿弘昭站在他旁边,差不多都快和他齐腰高了。
  揉着小家伙的半光脑门,胤礽语气温和地不可思议。
  “阿玛把你带在身边,就是想让你多看、多想,旁的事情你别管,带上耳朵、眼睛,当个看客就好了。阿玛有时也不完全是你想的样子,很多事情不能光看表面。”
  弘昭似懂非懂的点头。
  等胤礽领着他回了船舱,乍然见到桌上摆着一封信,登时什么都顾不得了。
  “阿玛,是不是额娘给咱们写的信啊?”
  他说着委屈的抽抽鼻子,要哭不哭的。
  胤礽接过信封,拿在手里便觉得这信比以往的都要厚重不少,打开来一瞧,才知道里头放的根本不是信纸,而是一幅幅的画。
  大概是容容怕弘昭想她,却又不识字,干脆把毓庆宫和自己都画了上去。
  “阿玛、阿玛,是额娘!”
  弘昭眼睛亮起来,捏着画纸细细的看。
  毓庆宫还是他们走时的模样,上面的容容折了柳枝,眼睛瞧着很远很远的方向。
  “柳”同留,容容大概是想他们了吧?
  见儿子的目光落在上头,半晌都没挪开,胤礽心里一动,“咱们也画画给你额娘寄去,免得她想咱们。”
  弘昭眼睛亮起来,连连点头。
  *
  翌日老八带来的那个妾室被人狠狠教训了一顿,赶下了船,听说是得罪了宜妃娘娘。
  原先捧着老八的宫女、太监们,又开始踟蹰起来。
  “你们说,皇上到底是不是看重八贝勒?”
  “前儿进进出出全带着,可不是看重么。可今儿,连问都没过问一句。”
  “是呢,陛下今儿一早就领着太子殿下,直郡王、四贝勒勘察去了,八贝勒这会儿大概还不知道。”
  “肯定不看重,要不怎么会让宜妃娘娘,这么下那妾室的脸面。”
  有个小太监忽然插嘴道。
  “叫我说,咱们甭管陛下如何想,各自当好自己的差事就行了,钻营来钻营去,小心钻营了一场空。”
  可惜没人听他的,等他说完,他们该议论什么,还是议论什么的,直拿这话当耳旁风听。
  胤禩出了船舱透气,还说今儿难得,老爷子竟睡到这会儿还没醒,不想听了这么一出。
  敢情人家不是没醒,是带人出去了,只没带他!
  想到今儿被逐下船的柳氏,胤禩脸上臊的慌。
  人也不是他要带的,福晋安排了,他就带上了。
  往常见她伺候的好,免不了夸赞两句,要知道这是个连宜妃都干得罪的贱皮子,他说什么也不敢带出来。
  如今他再懊悔也晚了。
  胤禩回去连喝好几盏茶静心,明明喝的是茶,却弄出一番喝酒的气势来。
  伺候的人吓得连大气都敢出。
  “陛下是什么时候出去的?”
  刘荣:“回爷的话,咱们这边也没收到消息,等察觉时,陛下已经不在床上了。”
  “呵,没收到消息。”胤禩又举了茶盏,喝了一口,随后狠狠掼在地上。
  “你们难道不会派人守着去!光等人递消息过来,得等到什么时候?!”
  一个个的,光拿俸禄不办事。
  越是如今这紧要关头,越是要盯紧皇阿玛。
  他好不容易才使得形式扭转,若太子那边再吹吹风,皇阿玛再把他踹到犄角旮旯里可怎么办!
  胤禩一时在气头上,忘了皇帝的行踪,不是一般人能打探的。
  他不说,刘荣作为一个没读过书,且不识字的人,自然也不清楚。
  见贝勒爷气急了,忙忙安排了人下去。
  “爷放心,奴才这回定然将人盯牢了。”
  胤禩伸手指指上面,脸上终于露了笑意,“好!回头爷上去了,要给你记头功!”
  刘荣不知这头功都有什么,料想一个大太监的职位少不了。
  贝勒府的大太监,和毓庆宫里的大太监,意义可完全不一样。
  胤禩斩钉截铁的态度,把刘荣的心都说热了,对于他的事情,也越发上心。
  *
  巡视了河工回来,康熙没让儿子们都退下。
  反倒留在主舱中,命人上了酒水,要他们畅谈治理河水的方案。
  如今还不到雨季,河水涨势还行,就怕连夜降雨,坐落在河水两岸的百姓们,可都得遭殃。
  往年也没什么好法子,到了汛期便组织人去堵了出口,尽可能地使用人力,让和河流改道。
  但这种通常都是应急的法子,且代价巨大,常常有青壮年在治河之事上,丧失了性命。
  康熙这次掐着点南下,为的就是赶在雨季之前,好好寻寻法子,看看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治理喝水。
  这儿明明谈的是正事,可老八不知道啊。
  他以为老爷子带着儿子们吃喝玩乐,独独不带他,气得鼻子都歪了,觉得自己经营许久的脸面,被人扯了下来。
  康熙回来的时候天晚了,大家聚在一起用膳,眼见大部分阿哥都在,没人提起胤禩,康熙也就一时没想起来,造就了这种旁人都来了,就老八没来的状况。
  用完膳谈起了正事,越聊越久。
  越是专心,就越是不容易想起胤禩。
  胤禩急的额头冒汗,不明白自己哪儿又惹皇阿玛不快,吓得片刻都待不住。
  可若是他没犯错,为什么皇阿玛出去不带他,连回来吃酒饮宴,还是不带他?
  一日下来,一次传召都没有。
  他就像被什么隔绝在了空气中似的,明明一同出来的,其余人却自成一派。
  改明儿碰见随行的大臣们,大概又会有闲话冒出来。
  胤禩在船舱里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却不敢贸贸然去主舱。
  刘荣转了转眼珠子,献了一计。
  “爷,陛下是您嫡嫡亲的阿玛,有什么父子俩说开就是,最怕互相猜忌,猜来猜去,倒平添许多事端。”
  胤禩一想,确实是这么回事。
  他让刘荣附耳过来,小声交代了几句......
  第136章 总觉得有事要发生(捉虫)……
  入了夜, 主舱那边的喧闹声,时不时传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