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 > 抚宋 > 第1593章
  “见过官家!”所有人叉手齐眉,向着这个大宋有史以来最不像皇帝的人皇帝行礼。
  “正在暖棚里育苗呢,刘大伴突然跑来跟我说,东京城收复了,大名府也收复了,真定府也收复了,辽人已经龟缩到了河间府,正在狼狈北窜,大家都聚到了首辅之里,我便也来凑个热闹!”赵安笑着道。
  “官家刚刚说不必复建东京城,想来是属于江宁为都城了?”一名官员喜滋滋地道,在他看来,赵安两三岁之时便到了南方,这些年来,一直便在南方长大,对于北方,只怕没有什么感情,也肯定不习惯。
  “东京城是不必复建了,再怎么建,也不可能恢复到往日之盛景了,留在那里,倒是可以时时提醒我们,警示我们,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赵安正色道:“但江宁也不是最合适的地方。”
  “那官家觉得那里最合适?”胡杞有些失望地问道,但官家既然已经发话了,对于他来说,这便是一锤定音了。
  “首辅,当年你拟定的计划,第一步便是驱除鞑虏,收复故土,这一步如今算是做到了,那第二步,当是什么?”
  “自然便是北伐!”萧诚笑道。
  “我还记得,当年您说天子当守国门,君王应死社稷,这也是立陪都于江宁的原因,如今是否也当如是?”赵安笑道。
  萧诚恍然:“官家,您是说,立都于大名府?”
  “然也!”赵安笑道:“建都河北,直面辽贼,奋起北伐,统一华夏!”
  第七百五十四章:近乡情怯
  萧诚勒马而立,曾经无比雄阔的东华门,如今竟然已经破败如斯了。
  原本雕栏画栋的城门楼不见了,只剩下了一些未曾烧尽的焦黑的柱子,矗在一片白雪之中,显得格外的刺眼。
  这片城墙倒还算是完整,只是往两边看去,便能看到不是这里缺了一截,便是那里垮塌了一段。
  城门都不见了。
  抬眼左望,那边一大片,原本是繁华无比的运河码头,青石路面都被脚磨得光滑锃亮,现在呢,能看到的,除了雪,便只剩下枯黄的野草,大部分都被积雪压弯了腰。
  想当年,不管是春夏秋冬还是白天黑夜,这片地方,可一直都是车水马龙,灯火璀璨,萧诚还清楚地记得,离码头不远处,还有一处极大的市场,来自各地的一些新鲜物件,都在这里出售。
  刘新是南方人,从来没有来过东京城,对于他而言,东京城,就是年轻的他心目之中的圣地,努力读书,考秀才、举人、然后进京中进士,上殿参拜皇帝,是他的终极梦想。
  不过没有等到他完成这一壮举,大宋便轰然倒下。
  好在新宋在江宁又站了起来。
  他是新宋在江宁举行第一次考试时候便一举中了进士的。
  现在,他终于看到了梦寐以求的东京城。
  东京城的破败,远超乎他的想象,
  可也正是因为如此,才让他更加地感到震憾。
  一个残破的东京城现在所剩下来的那些断垣残壁,亦能让他在脑海里勾勒出过去大致的形状。
  一个百万人口的大城市是何等的壮观啊!
  江宁现在是南方最为繁华的城市,因为陪都在那里的原因,它也是南方的政治中心,可即便如此,江宁城也不过聚积了二十万出头的人而已,这还是算是了周边的城镇乡村。
  只有东京城的五分之一的人口,便让刘新感到了城市的壮阔,感到了拥挤的人群,当然,还有让他感到焦虑的荷包。
  大宋的官员薪俸可不低。
  只不过刘新家里负担重,他又是一个想要走得更高的人,而且还是在首辅眼皮子底下做事的人,自然是不肯弄一些不黑不白灰不溜久的钱,对于他而言,这是得不偿失的。
  只是如此一来,他连在江宁城中心租一个小院都租不起,只能租住在城外的农家小院中,天不亮就得坐驴子往城里赶。
  江宁便是如此,百万人口的东京城便可想而知了。
  京城居,大不易,
  大抵便是如此了。
  刘新很震撼。
  萧诚却是很伤感。
  十六岁前赴黔州任职,晃眼之间,便已经是二十多年了。
  走是还是少年,归来之时,却已是发间出现白丝,眼角有了皱纹。
  想想当年的宏愿、计划,还真是可笑。
  做梦都没有想到,一去便是二十多年啊。
  沧海桑田,当真是不堪回首。
  策马缓缓入城,内里原本是迭比鳞此的商户,现在那里还看得见半间完整的房子?
  东华门外,原本便是最为富庶的一片区域,想来这些年来,这里也必然是遭受摧残最为严重的地方。
  李唐跪在雪地当中,涕泪交流。
  从包裹里掏出一捆香,从中抽出三根,晃着火折子点燃了,插在雪地之中。
  “阿爷,阿娘,大哥,嫂子,李唐回来了,李唐给你们上香了,给你们烧纸钱了,你们快来拿走啊,这些年我其实年年都给你们烧得,只是不知道你们拿到了没有!”李唐一边抹着泪,一边哽咽着说道。
  东京城收复的消息传到江宁之后,在江宁租了一个小门面卖杂货的李唐,立刻便是极低的价格清空了他的货物,然后背着包裹便一路返乡了。
  亲人没了,家也没了,原本家的地方,只剩下了这样的一个坟包一样的废墟以及一些断垣残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