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 > 天官 > 第294章
  高孟翔人才并不十分出众,可性格绵和,是个好脾气的。高家人口又简单,容娘又不是长媳,做个次媳妇并不难熬。
  不过见了两次面,还真没看出高孟翔是四川人。
  这个时候官场上讲究“同乡”、“同年”、“同窗”,根据地域、姻亲、师生等关系,编织出各色人情网。
  高家既然籍贯也是四川,能与杨家联姻,那这其中叙的当是乡谊。
  “高姐夫说话,可不带那边的味儿。”道痴道。
  四川地产丰富,川籍的行商湖广并不少见。
  三郎笑道:“姨母与姨父虽都是四川人,可并不长在四川,他们乡音都浅了,到了姐夫这里,在京城生、京城长大,自然早不剩下什么。说起来,外祖家祖籍还在江西,外曾祖父早年出仕时,也是在湖广做官。外家世仆,也半数是湖广籍的。”
  杨廷和既已经官至首辅,祖上几代的履历在官场上也不是秘密,道痴也知晓。杨廷和之父属于“大器晚成”之辈,四十七岁才中进士,比儿子杨廷和还晚。不知是不是为给儿子让路,杨春除了在行人司外做过一任外,就外放做湖广做提学,一直到花甲致仕,并没有在谋求京官。同期的杨廷和,则一直在翰林院任职。
  说话的功夫,到了金鱼胡同。
  兄弟两个下了马车,三郎吩咐小厮上前叫门。
  门房认识三郎,忙吩咐往里传话,而后口称“表少爷”,将两人往院子里迎。
  没等迎到南厅,高孟翔就迎了出来,笑着道:“总算到了,容娘早早就等着了。”说罢,并不招待两人入南厅,而是直接往二门带:“都是亲戚,先去见我们太太再说。对了,大舅母也在。”最后一句,是对着三郎说的。
  三郎闻言,眉头微蹙。
  二门内,容娘已经带了两个小丫鬟等着。
  见到道痴,她面上笑容更胜,仔细打量道:“一年不见,二郎个子也窜起来了。”
  道痴也望过去,容娘换了妇人发饰,鹅蛋脸成了瓜子脸,比过去要清减几分,不过双眼烁烁,依旧显得十分精神,并无憔悴之色。
  道痴一边见了礼,眼睛瞄了一眼旁边面容略显饱满的高孟翔。思量着这是什么回事,不都说新婚燕尔,累的是新郎么?怎么新娘子反而见瘦了?
  看来不管高家人口如何简单,姨母做婆多么慈和,从娇娇女做儿媳妇都不是轻松的活计。
  容娘笑着扶了道痴,才望向三郎,露出几分心疼道:“三郎又瘦了,就算二郎千里跋涉,这脸色也比你好些。”
  三郎讪笑道:“大姐,眼见天热了,弟弟正在苦夏。”
  高太太在屋子里还等着,眼下不是说这个的时候,容娘摇了摇头,招呼二人往上房去。
  到了门口,容娘先行几步,进了屋子。
  西次间中,两个中年妇人正在临窗罗汉塌上坐着吃茶,早已听到院子里的动静。
  “娘,大舅母,我两个兄弟来了。”容娘笑着禀告。
  主位上那中年妇人穿着身半新不旧的褙子,体形富态,笑着开口道:“既是外甥们到了,还不请进来。”
  客座上那妇人穿着靛蓝衣裙,头上也只是簪着银扁簪,并无半点吉色。听着容娘的话,她也转过头,往门口望去。
  容娘出去,须臾功夫,同丈夫一起带了道痴与三郎进来。
  三郎进京一年,在侍郎府还住过两月,不管是高太太,还是侍郎府大太太,都是相熟的,先一步上前见过。
  而后,容娘才拉着道痴,对两位道:“娘,大舅母,这是我老家的另一个兄弟,单名一个瑾字,昨日才到京里。”
  而后对道痴道:“这是我家太太,你跟着三郎唤姨母就是。”说着,又指了那蓝衣妇人道:“这是外家的大舅母。”
  道痴躬身作揖,见过两位。
  杨大太太并无言语,在道痴的身上打量一圈,便又望向旁边的三郎。
  高太太则虚扶一把,笑眯眯道:“啧啧,要不说是亲兄弟,不知道的见了,多半要以为是双生子。”
  因是初见,少不得吩咐人送上表礼。
  杨大太太见状,脸色微凝。
  见高太太的贴身大丫鬟送上两份表礼,神色才好些。
  高太太看来对道痴印象颇佳,吩咐人搬了凳子,叫他近前坐了,叙起家常来。
  三郎被杨大太太盯着不自在,转过头去,就见容娘笑吟吟地看着道痴。
  姨母太热情了些,三郎隐隐地觉得有些不对头,看了看旁边的杨大太太不由皱眉,寻了个由子,拉着容娘出来,低声道:“大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三郎不是别人,可是你我的亲兄弟……”
  第一百七十三章 起争议姊弟生嫌隙
  听了二郎的话,容娘不由挑眉道:“春宁那样的品貌,还配不得二郎?三郎莫不是糊涂了?”
  三郎涨红了脸,带了几分恼,道:“姐姐明知道大舅母曾有心……已被母亲婉拒了的,何苦还要将二郎拖下水……”
  三郎虽说才十四岁,可是他的终身大事已经不少人惦记,其中最为关注的不是王杨氏,而是侍郎府的大太太郭氏。
  虽为侍郎府的嫡长媳妇,可大太太郭氏的身份却很尴尬,只因她出身寒门,家里不过是举人门第,不只是填房,当年还是在杨家大爷病重时是以冲喜的身上嫁进杨家的。不过杨家大爷到底没熬过去,续娶半年就撒手人寰,留下一个遗腹子,就是侍郎府大房独生女春宁。生父早逝,母族寒微,又无亲手足兄弟,即便有个侍郎祖父,春宁的亲事也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