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 > 年代文的漂亮原配觉醒了 > 年代文的漂亮原配觉醒了 第51节
  这可是关系着他们下半年有没有源源不断的原材料,宋书玉很紧张这事,先给服装厂的职工们培养了一番,又天天跟宋建国、施明等大队干部商量,考察队来的时候,队里的安排,怎样才能将他们最好的一面展示给领导们。
  这是他们红旗公社今年的头等大事,公社那边也做了一些安排,粱干事甚至也天天往他们大队跑。
  在大家紧张的期盼下,正月十六这天终于到了。
  县里领导带了二十多名公社干部到红旗公社考察。
  杨书记安排了秧歌舞欢迎他们。
  在公社简单的休息和吃了午饭后,一群人就浩浩汤汤地赶到了红云大队。
  宋书玉和宋建国负责接待这第二程,先是参观服装厂。
  服装厂规模还小,十几分钟就参观完了,但服装厂的这种群策群力,发动广大劳动群众,共同建厂这种创新得到了领导们的表扬。
  随后,宋建国带着大家去逛公社种植的棉花。
  他们公社今年的棉花种植面积并没有增加,但社员们种棉花的热情更高了,不止是房前屋后,但凡哪里有块空地的,都有人把草拔了,种上了棉花。
  更有甚者,还在自家院子里用破瓷盆、坏掉的洗脚盆等容具种了一排棉花,真是做到了发扬广大群众,全民种花。
  这些都是社员的自发行为。
  由此可见,额外的收入对社员们有多大的吸引力。只要能挣钱,能让日子好过一些,广大的劳动人民都会不遗余力地去做。
  领导们非常满意,红云大队的种棉花的积极性实在是太高了,如果能够家家户户推广,每家一年多种个十斤八斤棉花,算下来,全县一年就能多出上百万斤棉花。
  单是原材料,就能多卖好几十万元。
  这可是没什么风险的增收好办法,确实值得全县大力推广,唯一的问题是这么多的棉花,红云大队服装厂这样规模的小厂子能吃下吗?
  面对这个问题,宋书玉很自信:“领导,您放心,说了收购我们就一定会收购的,如果各公社不放心,咱们可以签一份收购协议。不过我们人手有限,离得远的公社,我们可能会晚一些收购,但最迟不超过明年的三月。”
  人手有限什么的都是幌子,还是钱不够。他们要一边收购一边生产,然后边卖边回笼资金。
  虽然这样紧张了点,但宋书玉知道,其他公社肯定不会像他们公社的社员这么积极,所以最后的产量肯定要减掉一半左右。
  花个大半年的时间,他们厂肯定能吃下这批棉花。
  为了调动各公社的积极性,县里领导最后拍板,让大家自愿签订了认购协议。
  这份协议一签,到下半年,服装厂的肯定得扩产。
  为了应对这个情况,扩建厂房,订购新的机器迫在眉睫,尤其是机器,得提前好几个月打申请。
  送走领导们后,宋书玉就跟宋建国商量起了这事。
  厂房扩建就在原来厂房的旁边建房子就是,这事依旧由宋建国负责,他比较有经验。
  宋书玉则要考虑下半年的发展计划,首先要培养一部分人熟练的工人,纺织机、染色机这类机械由谢铮带人培训即可。这事需要的技术员并不多,不是什么难事。
  主要还是裁缝和销售人员跑提前培养起来,尤其是裁缝,没个一两个月的功夫学不会。
  宋书玉先统计了一下公社还有哪些家里有缝纫机,会做衣服又有意愿加入服装厂的,先将他们统计好,计入下一批招工的名单,然后又面向整个公社招了二十五名学徒,其中十五名学习裁缝,十名学习销售。
  学习期间,没有工资和任何补贴。
  等通过学习后,录入服装厂的人才库,下次服装厂招工,优先录用这批人。
  本以为没钱干白工能劝退一部分人,哪知道报名那天竟来了几百名。
  整个公社符合条件的男女来了一大半,整整选了两天,才筛选出了合适的人选。
  厂房在建,人手也招聘好了,设备正在审批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如今就等着秋天大干一场了。
  到了八月,设备运了回来,棉花也获得了大丰收。
  源源不断的棉花运进厂里,几台机器昼夜不停地轮番转动了起来,与此同时,服装厂也迎来了一次大规模的招工,这次总共招了五十名职工。
  除了先前预定的25名员工,还招了15名裁缝,10名收花工。
  服装厂的人数一下子到达了八十多,距离破百不远了,厂子的负担也一下子重了不少。
  为了快速回本,宋书玉天天不是在厂子里就是去县城找新的销路。
  现服装厂一天能生产五六百件衣服,这么大的产量,靠摆摊肯定是不够的,还得寻找更多的出路。
  她每天忙得脚不沾地,天天一大早出门,天快黑了才会回家。
  这一忙就到了九月底,有一天晚上吃过饭,她跟谢铮在屋子里边听收音机边聊天,忽然收音机里传来了通知,说是决定恢复高考,时间就定在年底。
  正在说机器的谢铮愣住了,扭头,直愣愣地盯着收音机。
  过了好半晌,收音机里换了一条新闻,他才不敢置信地问宋书玉:“刚才收音机里说了什么?是,是我听错了吗?”
  “没有,阿铮,恢复高考了。你可以参加高考,堂堂正正地去上大学了。”宋书玉握住他的手,肯定地说。
  谢铮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
  外面也传来了知青们的欢呼声。这一天,他们实在是等得太久了,久到有些人都放弃了希望,认命了。
  “恢复高考了,我们可以参加高考了……”
  这声音就如同一道闪电撕开了黑暗,迎来了光明的希望。
  这一夜,知青,还有村里的高中生们都没睡着,大家凑在一起议论恢复高考的事,寻找课本,商量复习计划。
  第二天,大家纷纷向队里请假,准备脱产复习,因为时间实在是太紧迫了。
  宋建国本来就是个通情达理的人,现如今秋收已过,队里本来也没那么忙了,于是答应了大家的请求。
  作者有话说:
  推荐好基友的文《女太医的七十年代》,作者:大河东流,文章id:5013286
  简蓁蓁任职大盛太医院,医术精湛,被皇帝赐字为大盛第一女医。
  只是遭遇乱世,她在火海中丧了命。
  一朝醒来,她借尸还魂到了一个陌生的国家——在遥远的未来,建立不到三十年的华国。
  她是一位刚下乡不久的女知青,十七岁。
  还来不及为捡回一条命重回少女时代高兴,就遭遇了下乡的种种困境——凹凸不平的黄泥路、漏水的茅草房、噎嗓子的野菜杂粮饭……
  简蓁蓁:捡起老本行行医吧。
  治疗感冒咳嗽发烧、小儿孕妇、缓解老人风湿疼痛……全都不在话下。
  一到卫生站当赤脚医生,不仅不用下地了,还有了自己的私人空间,她的柴垛木柴永远不缺,她的水缸一直有水,乡亲们送的青菜堆满柜子!
  日子美滋滋。
  突然有个男人上门了,还口吐狂言,她下意识的一巴掌甩过去,只是抬眼一看,一惊,这不是她那镇守边疆的未婚夫——镇北大将军吗!
  *
  曲胜伯生平有一大恨,恨自己在带兵平反的时候迟了一步,京城大乱,皇室凋零,只剩三皇子力揽乾坤,只可惜他的家、未婚妻都没有等到他归来。
  这迟来一步,就是阴阳两隔。
  他守着未婚妻的牌位发誓,若是能重来,不会再让遗憾再现。
  来到新时代,曲胜伯本以为自己早就心如止水,直到看到熟悉的身影、看到那熟悉的小动作,他激动的冲了过去,拉住她的手吐露真言:“这次我会护你一世。”
  结果迎来的却是未婚妻受到惊吓反手一巴掌:“啪!”
  曲胜伯:“……”委屈.jpg
  前将军·现司机·后豪横富一代·男主vs前太医·现知青·后慈善仁心国手·女主
  第32章 032
  ◎一更◎
  谢铮等三名在服装厂上班的知青也放了长假, 安心复习。
  这样一来,服装厂的人手就更紧张了。
  好在宋书玉早知道他们干不长,因此并未将他们安置在不可或缺的岗位上, 即便少了他们,服装厂也能照样运转,就是有些捉襟见肘。
  刘思勤就问宋书玉的意见:“厂长,咱们厂子里忙不过来, 要不要暂时招几个顶替谢知青他们的位置?”
  几个哪够啊, 但现在正是收购棉花的高峰期, 厂子里资金有些紧张, 多招人就意味着要多开工资,而且机器设备也不够。
  宋书玉琢磨了一会儿, 想了个折中的办法:“先招学徒吧,正好到了农闲的时间, 就当咱们厂开个进修班了, 也能帮大家做点事, 一举两得。”
  “还是厂长您想得周到, 那招多少人?”刘思勤问。
  宋书玉想了想说:“裁缝学徒30人, 销售学徒10人,就照上次的规矩来,通过了考核的录入人才库, 下次招聘优先录取这批人。”
  上次他们的承诺已经兑现, 凡是通过考核的上个月都已经入职了。
  也就是延时入职, 肯定好招人。
  刘思勤笑着说:“还是先局限在咱们大队, 还是全公社?”
  宋书玉为了减轻工作量便说:“先咱们公社吧, 下次正是招工的时候, 可以让其他公社有缝纫机和自行车的带工具进厂。对了, 你这阵子辛苦了,再给我招聘一名秘书,如果你忙不过来,财务再招一名会计做你的助手。”
  现在厂子里的人多,事情也多,刘思勤掌管着财务,原材料购买,每天的销售业绩,还有发工资,做报表这些事都是她一个人在忙,偶尔还要兼任人力这块。
  可以说,她就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但这么长期下去肯定不行,而且随着厂子规模的扩大,宋书玉身边也需要一个得力助手。
  刘思勤笑着点头:“谢谢厂长,我这边暂时还忙得过来,暂时不用再额外招人。对于秘书,您有哪些要求?”
  宋书玉顺口就说:“性别女,年龄在三十岁以下,初中以上文化,做事细致耐心,善于沟通。到时候你挑几个符合条件的让我选吧。”
  秘书毕竟是要经常跟她相处的,除了这些大致条件符合,还得看起来舒服顺眼才行。
  刘思勤一一记下:“好,到时候挑好了人再请您面试。”
  “嗯,招工这事由你跟薛容、齐明负责。”以前已经招过一次,大家都有经验了,宋书玉就不打算亲历亲为了,而是放权将工作分给他们,毕竟是给他们招手下。
  至于宋书玉,她要忙着招商。
  没错,宋书玉准备招商。
  现在货越来越多,只靠销售员走街串巷卖肯定不行,因为随着销售范围的扩大,这个成本会越来越高,销售的速度也会变慢。
  至于去县城找厂子,县里就这么多家厂子,该找的都找过了,只能另辟蹊径。
  鲁斌几人就是宋书玉的试验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