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其他 > 香奁琳琅 > 香奁琳琅 第54节
  堂上几人面面相觑,到底谁也不曾离开。
  “我们随上将军上阵杀敌,连命都是上将军救的,只要是上将军吩咐,我等绝无二话。只是……只是……”赵灯原支吾半晌,向上觑了觑,“上将军此举,可是为了小娘子?因为小娘子许了仪王,上将军便如此维护仪王?”
  李宣凛心头踉跄了下,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们,脸上不免有些讪讪。
  一向语迟的梁颂声这时开了口,一针见血道:“上将军若是喜欢小娘子,干脆一鼓作气抢过来,何必冒天下之大不韪,给他人作嫁衣裳。”
  大老粗们顿时觉得老梁说得很对,纷纷点头附和,本以为这话命中了要害,结果上面的人淡淡否决了,“我是为了大将军。”
  说起大将军,是另一种刻在血液里的哀伤。当初大将军病故,十万大军哭声震天,他们都是流过相同热泪的人,懂得其中的愤怒与辛酸。如今三年过去了,三年热血未凉,上将军不声不响,却是个办大事的人,想来他打心底里憎恨官家,因为一切祸根都在官家,要不是他重用弥光,就不会让大将军含冤而亡。
  话既说到了这里,众人便都明白了,他们这些脑袋别在裤腰上的人,最不缺的就是义气和血性,既然上将军决定这么做,他们舍身忘死当这马前卒就是了。
  四人齐齐向上拱手,“听上将军号令。”
  李宣凛颔首,“那三队人马务必是亲信,不受任何人摆布。倘或其中有人胆敢违令,就地斩杀,无需宽待。”
  众人道是,见他又摆了摆手,方退出正衙。
  李宣凛独自坐在堂上,衙门幽深,即便日头惶惶,外面的光也照不进里面来,坐久了人便有些发木了。
  先前梁颂声的话,他一直在脑子里翻滚——喜欢就抢过来……是啊,他也不知自己在犹豫什么,明明抢过来就好了,可话到嘴边又不敢说出口。有时候细想真是可笑,自己征战沙场多年,杀敌时血溅五步都不曾却步过,但面对一个小姑娘时他却心生畏惧,害怕自己唐突,害怕被她拒绝。
  曾经有一次,他在梦里对她诉过衷肠,也不知哪来那么好的口才,声情并茂地将所有的心事都告诉了她。想过她会惊讶、会慌张、会羞赧,结果她却说:“李判哥哥,我一直拿你当至亲,你却对我生出这样的想法,你对得起爹爹吗?”
  只这一句,把他生生吓醒了,醒后万分懊恼,他想自己大概真是疯了。
  可是越压抑,心里越渴望,每次见她,他的每一寸皮肤每一点感知都在疯狂叫嚣着爱她。有时候他觉得害怕,怕自己忽然失了分寸,会做出什么不堪的事来,所以他开始避免与她见面,本以为长久不见感情会减退,谁知毫无作用,思念已经成为本能,戒不掉了。
  也许这次过后,自己可以试一试,但愿到时候还能鼓起勇气来。仪王将她藏在哪里,他早就知道了,毕竟陕州暗哨不是摆设,所以他并不着急。暂且让她躲在那里也好,免得城中兵荒马乱,到时候被人拉出来做筏子。
  看看时辰,日头到了中天,白日还是如常办公,处置营务,到了傍晚时分出去巡营,已经能够隐隐嗅出布军的变动,宫城之外多了许多陌生的面孔。
  一股紧张的局势在蔓延,天终于暗下来了,夜深之后,巷陌里传来头陀敲打铁牌的铛铛声,一面高呼“普度众生救苦救难诸佛菩萨”,一面拖着长腔念唱:“亥正,大渊献,万物于天,深盖藏也……”
  他起身吹灭蜡烛,从正衙内走了出去。
  今日是十五,天上一轮圆月照得山河如练,即便不用掌灯,也能看清前路。官衙后巨大的校场上,早就云集了数千兵马,更多的精锐在外城集结,只等时辰一到,便打着勤王的旗号闯入禁中。
  李宣凛翻身上马,在黑暗中牵紧缰绳。静静听,隐约能听见呼号声,他知道头一批上四军已经攻入内城,不久就要抵达皇城了。
  坊间的头陀不曾察觉异样,照旧敲着铁牌穿街过巷,“子正,困敦,万物初萌,藏黄泉之下……”
  手里的鞭子高高扬起,破空一甩,啪地一声骤响如惊雷。校场大门洞开,数千兵马朝光亮处奔袭而去,一时冲得夜行运货的脚夫仓惶遁逃,这夜半的上京与白天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马蹄飒沓,踏破了夜的宁静。
  兵马交汇,入城的捧日军身着赤红甲胄,和殿前司班直战作一团。但一向养尊处优的诸班直似乎并不是捧日军的对手,一路战一路退,最后被逼到了晨晖门外的长桥上。
  那长桥是木柞的,寻常看着大气煊赫任君出入,可一旦几千兵马在此停留,桥便不堪重负,轰然一声坍塌了。
  晨晖门是东华门以北唯二入禁中的通道,长桥一坍塌,宫城以东的路径便只剩东华门一线。仪王率领的人马终于抵达了,高擎的火把照亮了为首者阴鸷的眉眼,兜鍪下的那张脸变得尤为陌生。他盯着前方,宫门也在这时缓慢开启,这高不可攀的禁廷向众人敞开了胸怀,攻破内城的防守后,离成功就只一步之遥了。
  李宣凛解决了缠斗的兵卒,策马与仪王汇合,彼此交换了下眼色,仪王蹭地抽出佩剑,身后统制得令,带领前锋营攻进了东华门。
  因控鹤司没有抵抗,顽守的殿前禁军又节节败退,先头部队可说是长驱直入,一举便抵达了禁廷腹地。
  四下望,到处都是慌不择路的宫人,偶遇阻拦的亲军,也是一刀一个毫不拖泥带水。仪王在起事之初还忐忑着,就算已经周密安排,也保不定有百密一疏的时候。直到他走进东华门,看着向西直达紫宸殿一线的防守全数崩溃,他才真正有了胜券在握的信心。
  这只是头一轮的攻势,内城拿下后,外城有天武和龙卫掌管,再过一个时辰,京畿内外所有关隘的将领都会替换成他的人,那么政权的交替便可顺利完成了。自己踽踽走了多年,终于一切筹谋在今夜实现了,他还是第 一次深夜入前朝,原来月色下的紫宸殿,比他想象中的还要美。
  官家的福宁殿就在西侧垂拱殿之后,他命人先行占据紫宸殿,自己则下马率众进入垂拱门。
  奇怪,这垂拱殿前的广场上没有灯火,静谧如异世一般。就着月色,只看见正殿大门洞开着,像巨兽的大口。
  身后传来绵长的,门轴转动的声响,那一长两短的吱扭声他听过无数遍,心头忽然炸开了惊雷——是东华门闭门了么?
  正惊惶着,垂拱殿内亮起了灯火,官家不知何时走到了台阶前,身后乌泱泱排开的是亲军诸班直,和内阁的几位重臣。
  “看看,”官家抬手指了指,“这就是你们极力举荐的太子人选,他等不及想撵朕下台,自己接掌乾坤呢。”
  宰相与参知政事等人一脸唏嘘,原本看好的继承人,就这样把自己活活坑死了。
  仪王到这时才发现自己上当了,骇然转头看向李宣凛,他风平浪静地站在一旁,身后的垂拱门上,身着细甲的控鹤司班直潮水一样涌进来,将他们的后路都截断了。
  领头的指挥上前复命,“上将军,宫城内外的叛军皆已伏诛,老赵和老梁已经领兵往外城去了,可以赶在幽州军入城之前,拿下各处关隘。”
  李宣凛应了声好,再望向仪王时,眼里浮起了淡淡的笑意。
  “你……你是何时……”仪王惊得语不成调,“何时向陛下泄密的!”
  李宣凛道:“我从来不曾向陛下泄密,我也只是局中人而已。”
  仪王明白过来,回身盯住官家道:“爹爹,你早就防备我了,你果然从来不曾信任过我!”
  官家居高临下望着他,脸上流露出失望的神情来,“信任你,让你将刀架上朕的脖子吗?从源,这些年你的所作所为,朕都看在眼里,没有戳穿你,是念着父子亲情,希望你还有悔改的一日。可你不满朕这个父亲,你想取而代之,将手伸向各军,幽州、邓州、滑州,还有信阳军、陕州军……甚至道州那场兵谏,都是你潜心策划的,你以为朕不知道吗?你阵前英勇杀敌,身受重伤,感动得满朝文武皆为你摇旗呐喊,你在受众人吹捧的时候,可有一丝羞愧啊?朕三番四次给你机会,你为何总是辜负朕呢,朕本以为你只是少年意气,待长大一些就会沉稳起来的,没想到你变本加厉,终于还是走到了这一步。”
  仪王简直有些不敢相信,那些自以为瞒天过海的高明,在官家眼里竟是如此一览无余。
  他浑身颤抖起来,听见身后解甲的声音,不敢回头看一眼。事到如今不得不承认,姜还是老的辣,但被愚弄的愤怒让他不甘,他大声反驳:“陛下说得好听罢了,但凡你一视同仁,我何至于如此!我是先皇后所出,是陛下唯一的嫡子,陛下却从未高看我半分,反而处处抬举大哥。就是你这种明目张胆的偏爱让我意难平,我究竟哪里做得不好,哪里不如大哥,连进爵都要比他晚上好几年!”
  官家听他发泄,深觉得无力,“朕是想锤炼你。大术之首,韬光养晦,大术之末,止于忍性。可你呢,心高气傲,从小人之邪意,这江山社稷要是交于你手,才是百姓之灾,家国大祸!”
  仪王却笑起来,“原来处处压制,就是陛下所谓的锤炼。其实在陛下心里,早就不拿我当儿子了,只是碍于悠悠众口不能处置我。如今我自投罗网,正中了陛下下怀。我只是没想到……”他转头望了李宣凛一眼,“为了引我入局,你竟然能眼睁睁看着喜欢的女人与我定亲,李宣凛,我真是小瞧了你。”
  李宣凛神色漠然,他没有否认,也无需在阵前和他啰嗦,只是微抬了抬下巴,“殿下大势已去,就不要再作挣扎了,快些向陛下请罪,也许还能保住一条小命。”
  第68章
  可是一条命而已, 值什么!
  开弓没有回头箭,不成功便成仁,他早就做好准备了。只是千算万算,没想到一切都在官家的掌控之中, 这么多年的暗中布局, 在官家看来简直像笑话一般,他受不了这种折辱。
  昂了昂头, 他还要保持最后的体面, 从牙缝中挤出几个字来, “成王败寇, 要杀要剐都由得陛下,但我这样的蝼蚁,陛下只要动动手指就能把我碾死,又何必大张旗鼓,将这么多人牵扯进来。”
  他到这个时候还执迷不悟, 官家愈发感觉厌恶, “将那些兵将牵扯进来的人不是朕, 是你。朕知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若是不设一局,怎么能把那些有二心的人一网打尽!”说着长叹一声, “这朝纲混沌太久,是时候该肃清肃清了, 但我们父子之间的恩仇却难以厘清, 从源, 其实一直是你在恨着朕, 朕却处处为你留情面, 只是你从来没看见罢了。”
  说到底, 官家也有自怨的地方,他一向知道自己的毛病,错就错在优柔寡断,对于这些儿子,无论犯了多大的错,他都没有狠下心肠处置,即便得知二哥有了反意,他也还是想着再观望观望。
  结果事与愿违,他的一再姑息,养大了二哥的野心和胃口,他枉顾了父亲的一片苦心。到现在兵临城下,自以为万无一失,带着亲信攻入禁中,却被瓮中捉鳖,官家甚至有些遗憾,自己怎么生出了这样愚蠢莽撞的儿子。
  官家恨铁不成钢,那些看好仪王的官员们也不能袖手旁观,宰相忙对仪王道:“殿下没有发现,今夜在场的人中并无你的兄弟吗?官家为保全殿下的脸面,这样要紧的事都不曾通知其他皇子,足见官家的苦心,殿下应当领官家这份情。”
  参知政事也好言相劝,“殿下快些放下手里的兵器,向陛下请罪吧。”
  灯火煌煌,照亮了众生相,有的冷漠、有的失望、有的嘲讽、有的作壁上观。仪王知道,虽然他们字字句句都在劝他回头,但那只是为了成全他们的假道义,就连官家,也不过是想通过此举,昭示自己是仁君罢了。
  他心头悲怆,自己是个清高的人,到现在落得人人看戏的下场,何其窝囊。谋反是重罪,就算侥幸能保住一条命,还能活出人样吗?与其苟延残喘,将来被猪狗不如的人作贱,倒不如死了干净!
  横下一条心,也将生死置之度外了,他心里还有不能解的疑惑想问一问官家,问完了,就没有什么遗憾了。
  “爹爹,你与我母亲有过真情吗?”他垂着两手,剑首抵在香糕砖上,仰头望向那个高高在上的人,“我究竟是不是你的儿子?”
  官家脸色微变,没想到大庭广众之下,他能问出这样的问题来,当即怒斥:“混账东西,你这是在折辱朕,还是在折辱你母亲?朕真是后悔,曾经对你寄予过厚望,要早知你这样难堪大任,就该将你放到外埠去戍边,今日也就不会丢人现眼,让人嘲笑朕教子无方了。”
  此话一出,父子之间的情义便彻底断了,有的人终其一生都想得到父亲的肯定,仪王就是这样的人。这么多年,他一直努力做到最好,不过是想看到官家脸上的欣慰之色,夸一声“二哥做得好”,可是从来没有……从来没有!官家永远不满足,永远对他充满挑剔,像上回他日夜兼程去外埠勘察盐务水务,事情解决之后回来复命,官家隔着帐幔连见都不曾见他一面,更别说对他道一声辛苦了。
  如果一切还可以掩饰,他就当官家只是严厉些,还是看好他的。但现在终于听见父亲直言说出对他的失望,那眼中的厌恶像巨轮一样,瞬间把他的所有骄傲都碾碎了。
  殿前诸班直上前一步,随时要来拿下他,他绝望了,眼里裹着泪道:“爹爹,儿子活成了你的耻辱,儿子对不起你。”
  话才说完,他忽然抬剑抹向自己的脖子,官家与宰相惊呼起来,一旁的李宣凛夺剑不及,那剑刃已经割破了他的喉咙。
  他崴倒下来,李宣凛忙去接应,大量的血喷涌而出,把彼此身上的甲胄都染红了。
  仰身望向天空,视线越来越模糊,今晚的月亮竟是血色的吗?
  李宣凛用力按住他的伤处,试图减缓出血,可是没有用,人像个水囊,口子破得太大,就捂不住了。
  仪王望向他,费力地翕动嘴唇,“般般……”
  这个时候他还念着般般,李宣凛忽然明白过来,自己其实没有看透他,他心里还是恋着般般的。
  只是他对权势的欲望太深太重,儿女私情对他来说并不重要。如果这场政变成功,如果他能活,他与般般之间大概又是另一种拉锯,另一种类似官家与先皇后的孽缘吧。
  官家蹒跚走过来,一下瘫坐在地上,嘴里叫着“二郎”,顿时老泪纵横。
  他有八个儿子,成器的其实不及半数,这第 二子曾是其中佼佼者,如果没有那些心魔,没有那些猜忌,这江山不出意外应当是他的。然而人算不如天算,他一路走偏,连拉都拉不回来,自己的处置也欠妥当,慢慢对他灰了心,慢慢就开始厌弃他了。
  终于走到了这一步,再要后悔,一切都晚了。官家握住了他的手,“你这又是何必,爹爹从未想过让你死。”
  仪王用尽最后的力气缩回了手,即便到死,他也不能释怀。
  半睁的眼中光彩渐渐熄灭,医官跪在一旁查看,鼻息和脉搏探不见了,医官向官家伏下身子,“仪王殿下……薨了。”
  他身上还有爵位,还是官家最耀眼的儿子,当得上一声“薨”。官家摇摇晃晃站起来,无力地摆摆手,殿前司与控鹤司诸班直抽出兵器,一片刀光剑影后,那些降顺的军士都被斩杀了。
  一时血流成河,血水顺着香糕砖的缝隙向前流淌,把这高洁的重地晕染得炼狱一般。
  官家闭了闭眼,勉强撑住身子宣召:“仪王篡位,被诸班直击杀于垂拱殿前,所率叛军全数伏诛,昭告天下,以儆效尤。”
  残忍吗?或许是吧,但身为帝王不能妇人之仁,他必须在木已成舟时,让一切利益最大化。
  中书省的官员得令,躬身应了声是,宰相韩直向官家拱手,“仪王殿下的身后事,就交由臣来处置吧。”
  官家的身形微颤,说不出话来,只是颔首,示意应允了。乱臣贼子不会有丧仪,留个全尸,建个简陋的坟茔,逢着清明有人记得上柱香,就已经是很好的结局了。
  官家踉跄了两步,丧子之痛让他直不起腰来,一夕之间苍老了十岁般,由内侍搀扶着,往福宁殿方向去了。这广阔的天街上血腥气冲天,即便所有尸体都被运走了,即便百余个黄门轮番提水来冲洗,也冲不去泼天的死亡气息。
  李宣凛叹了口气,看着仪王被装进棺木,运出垂拱门,一旁的宰相唏嘘不已,“前阵子内人刚奉圣人懿旨,给仪王说合了亲事,没想到……他竟是这样的了局。”
  李宣凛不知该说些什么,战场上看过太多生死,回京承办的头一件大事,却是目睹一位皇子从盛极走向衰败。
  那日官家召见他,将仪王的种种告知他,其实连官家都不相信仪王当真会起事。毕竟一位皇子试图壮大自己是人之常情,官家总还抱有一点希望,望他迷途知返,不至于越走越远。但期望归期望,试探没有停止,所以命他筹建控鹤司,为的也是看一看仪王的反应。
  仪王不负所望,很快便有了动作,他不能阻止般般与他定亲,最后也只有盼望仪王不生狼子野心,与般般好好生活。可惜人的性格注定命运,到底还是逃不过这一劫,如今一切都归了尘土,万般的富贵,其实得到了又如何呢。
  回过神,他对宰相拱手,“殿下的后事,若有用得上我的地方,还请韩相吩咐。”
  宰相点点头,负手踱开了。
  外面还要善后,殿前司的指挥使已经先行一步安排了,自己不能裹足于这里,忙振作精神走出东华门,将控鹤司接下来要承办的差事分派好。
  一切尘埃落定,天也快亮了,他解下身上甲胄丢在一旁,仪王的血穿过鳞甲渗透进袍袖,顾不上洗了,匆匆赶回衙门换了件公服,便跨马扬鞭直奔城南。
  那厢明妆一夜未睡,城里的厮杀声她听得很清楚,刀剑相击恍在耳畔,每每吓得她坐立难安。
  她想出去,可门上有人守着,凶神恶煞的守卫语调让人不寒而栗,“小人奉命办事,小娘子不要为难小人。”
  明妆没办法,只得退回屋里,战战兢兢听着外面杀声震天,那动静一直持续了一个时辰,才逐渐平息下来。
  起先外面有人走动,她知道那些守卫也在等消息,后来将近五更时候,廊子上忽然安静下来,投射在窗纸上的人影也不见了,满世界清寂得诡异。于是她试着拽动直棂门,没想到门居然打开了。再探出身子朝外张望,院里的人凭空消失了一般,全都走光了,她忽然有了预感,仪王这回怕是坏事了。
  李判怎么办?心头骤跳,手脚都麻了,失去爹爹的恐怖经历又一次重演,她不希望李判也是这样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