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 > 大明徐后传 > 第184章
  随从劝道:“二爷!您就省点心吧!都已经这样了,大小姐也好,魏国公也罢,都没有退路了。”
  徐增寿靠在马车里,喃喃道:“我错了,我真的错了。”
  随从大喜,“知道错就好。”
  徐增寿说道:“我真是笨,怎么能用墨汁写‘中山王徐达之灵位’呢——我应该泼油漆写啊!”
  北平城,战事如火如荼。
  轰隆!
  炮火压制着徐妙仪抬不起头来,大儿子朱高炽说道:“娘,要不要派人找爹爹增援我们?”
  徐妙仪咬牙说道,“不行!你父王在白河沟正和李景隆五十万大军恶战,不能分心。””都让开!开水来了!”永安郡主领着一群妇孺抬着一桶桶滚烫的热水登上城楼,往攀爬城墙攻城兵身上浇去,立刻烫倒了一大片。
  徐妙仪得了喘息之机,重新布置城墙防卫,抹了一把脸上的黑灰,安慰儿子道:“你瞧,我们一万守军也撑了五天,我们在创造奇迹啊,你父王也是如此。”
  徐妙仪将朱高炽和永安郡主叫到跟前,“你二舅舅一己之力,就帮我们撑了宝贵的两天半时间,要牢记二舅舅的恩德,以后给他养老,方没白疼你们一场。”
  朱高炽和永安郡主说道:“是,二舅舅早就和亲爹一样亲了。”
  ☆、第286章 保卫北平
  徐辉祖十万大军围攻北平二十余日,燕王妃徐妙仪亲自督战,坚守城门,战势陷入胶着,僵持不下。
  道衍禅师坐阵指挥,徐辉祖军队几次都攻到城墙,皆被燕军围攻,城墙几次易手,战事十分凶险。
  万般无奈之下,徐妙仪决定组建了一支敢死队,反守为攻,招募精兵。
  五十人一队,一共九队,四百五十人。
  每人面前摆着一碗酒,一块干肉,一个馒头。
  徐妙仪说道:“这是你们最后一顿饭,吃完这顿饭,到了半夜南军人困马乏时,你们会被绳索放下北平九道城门之下,没有马匹,没有补给,没有支援,你们只能前行战斗,不能后退。”
  敢死队默默喝了酒,吃了馒头,将干肉都留下了。
  队长说道:“把肉留给城里的孩子们吧,燕王妃,他们是不是可以看见燕王得胜,王旗插/在京城的那一天?”
  徐妙仪强忍住泪水,“他们会的。”
  队长说道:“这就够了,我们下去迎接死亡,是为了孩子们可以拥抱希望。”
  敢死队乘着夜色下了城楼,分散在暗处,接来来的九天里,每到夜里南军睡觉歇息时,就有敢死队四处偷袭防火,烧毁军粮补给,滋扰得南军不得入眠,等敢死队战斗到最后一人,天就亮了。
  如此反复九天,不堪其扰的南军都快疯了!
  南军元帅大营。
  “徐将军!我们的战马都宰杀了一大半,朝鲜国王李成桂答应的援军和粮食都不见影子!这样下去,北平城还没攻克,我们的人都要饿死了!”
  李成桂建立朝鲜,对大明俯首称臣,是附属国之一。建文帝下了勤王诏书,朝鲜国国王李成桂立刻相应,上表朱允炆,说朝鲜国会全力以赴勤王平乱。
  朝鲜和燕地接壤,建文帝命令李成桂出五万大军配合徐辉祖围攻北平城,并且负责补给徐辉祖十万大军的粮草。
  李成桂满口答应,说一定办到,可是徐辉祖围攻北平城快一个月了,别说是朝鲜援军,就连一粒粮食都没看到!
  徐辉祖大怒,问掌管粮草的官员,“怎么粮食还没运到?”
  官员哆嗦道:“下官每天都派人去催啊,可是这个朝鲜王李成桂每回都盛情款待,还满口答应了,说明天就出发,明日复明日,就是不见来。”
  徐辉祖吼道:“那就去主帅李景隆那里借一点粮食先抗一抗!”
  官员说道:“李大帅不肯借,说他们五十万军还不够吃呢,哪有余粮借给我们。”
  李景隆其实有余粮,但他就是不肯借,因为他一直嫉妒徐辉祖善战,名声又比他响亮,同样是将门之后,徐辉祖就是那种“别人家的孩子”。李景隆好容易得到主帅的机会,怎么可能轻易的被徐辉祖抢了风头?
  “混账!”徐辉祖一拍桌面,“都这个时候了,还分什么你们我们。”
  官员说道:“这……不如您写一封急信催一催李元帅?”
  徐辉祖从来瞧不起纸上谈兵的李景隆,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他只得写了一张借条,命亲信送到李景隆大营。
  官员问道:“徐将军,李成桂那里要不要再催一催?”
  徐辉祖摇摇头,“不用了,朝鲜国李成桂阳奉阴违,恐怕早就和燕王府安通款曲。如今连战马吃的草都没有了,养着也是死,全都宰了吧。”
  官员面有难色,“徐将军,我们一共十万人,即使以全军的战马为食,连马皮都算上,顶多只能撑三天。而燕军连日派敢死队骚扰营地,我军早已疲倦不堪了,士气不振啊。”
  徐辉祖一言不发,走出营地,当场将一具燕军的尸首剖开了!徐辉祖割下胃部,亲手用匕首切开,徒手掏出里头尚未消化的树皮和谷糠大声说道:“你们看!我们还有马肉吃,而北平先锋的守军都只剩下这些猪吃的东西!可见看似坚守不退的北平城已经弹尽粮绝多日了!”
  此言一出,南军士气为之一振,对城墙发动了猛攻!
  又是一日一夜不曾合眼,西直门摇摇欲坠,即将被南军攻陷。
  一旦城破,北平就彻底失守了。
  徐妙仪擦干喷溅在脸上的献血,大喊一声,“杀过去!我们不倒!城墙不亡!”
  见燕王妃身先士卒,众老弱病残皆拿起了武器,背水一战,蜂拥而上,和城墙的南军决一死战!
  一直战到黄昏,城墙的尸首堆起了小山,才勉强保住西直门。
  徐妙仪已经累得连刀都握不紧了,她撕下衣襟,从布片将手腕和刀柄牢牢的绑在一起,在手心打了个死结。
  “送饭了,大家歇一歇!”妇孺们抬着粥桶过来,每人都分了一个碗清可见底的米粥:其实谈不上是粥,就是米汤,碗底象征性的落着几粒开花的大米。
  永安郡主惊喜的将自己的粥碗递给徐妙仪,“母亲你看!我这里有十粒米啊!分给母亲一半。”
  徐妙仪心头一酸,“乖,自己吃吧。”
  可是永安郡主突然放下了粥碗,“母亲,南军好像撤退了。”
  徐妙仪透过瞭望塔的缝隙一瞧,“徐辉祖个性坚韧,不亚于我父亲徐达,肯定是诈,莫要掉以轻心。”
  “哦,知道了,又在玩兵不厌诈嘛。”永安郡主吃了碗底的米花,尤嫌不够,开始津津有味的舔着碗……
  徐妙仪侧身,眼泪落在了尸首堆里。
  入夜,南军营地连一堆火都没有升起,永安郡主疑惑,问道:“母亲,他们不用吃晚饭吗?或者所有的马都宰杀煮熟吃了,连一粒粮食都没了?”
  不仅没有灯火,连营地都是一片死寂,徐妙仪甚至都听见了久违的虫鸣之声,“永安,你听见虫叫了吗?我是不是的幻听了?”
  永安郡主呵呵一笑,“我也是哦,怎么可能有虫叫呢,或许是饿得出现幻觉了。”
  徐妙仪说道:“幻觉每个人都不同的。”
  这时道衍禅师走了过来,“妙仪,我派了探子出城探敌营,刚才飞鸽传书,说南军已经撤退了。”
  “啊?”徐妙仪还是不信,“会不会是诈?徐辉祖是个愚忠之人,怎么可能放弃攻城?”
  其实徐辉祖之所以在即将得胜时撤退,正因为他是个愚忠之人。
  就在徐妙仪血战西直门时,征讨军大元帅李景隆的亲信快马加鞭而来,递上了紧急调令:“徐将军,李元帅在白河沟暂时不敌燕王朱棣,退守济南,特下令调走所有军队,立即支援济南!不得有误!”
  徐辉祖难以置信:“五十万大军就这样败了?败在只有十万军队的燕王手里?”
  传令的亲信有些难堪,“大胆!李元帅只是战略性撤退济南,正在重新集结军队,卷土重来,绝非失败!你身为副帅,怎可如此诋毁一军主帅?主帅吩咐,见到军令者,立刻停止一切行动,服从指挥,立刻去增援济南!”
  徐辉祖活了四十多年,自诩是个有涵养的人,他没有被和燕王同流合污的大妹妹徐妙仪气倒,也没有被胡搅蛮缠,是非不分的二弟弟徐增寿气病,更没有被两面三刀、阳奉阴违的朝鲜王李成桂气病。
  但是他被主帅李景隆气得当场吐血了!
  徐辉祖抹着嘴角的鲜血吼道:“一晚,我只需一晚,不!只需到今天半夜,我就能攻破北平,大获全胜!”
  传令的亲信暗道:你力挽狂澜,大获全胜了,李元帅却全军覆没,这事若传到京城,我们李元帅岂不是颜面扫地了?
  要胜一起胜!
  要败一起败!
  不能让你徐辉祖吃独食啊!传令官举起了调兵的虎符,“这是李元帅的令牌,违令者视同谋反,当场格杀勿论!”
  徐辉祖气得浑身颤抖,身边官兵和徐辉祖并肩战斗,苦战一个月,结下来深深的同袍之情,见此情况,纷纷大怒,拔剑对准了传令官,“放肆!敢对我们徐将军无礼!”
  传立官色厉内荏,“反了反了!你们都反了是不是?大元帅的令牌都不管用了?”
  官兵更怒了,“你含血喷人!我们那么多兄弟死在了燕地,你还敢污蔑我们谋反?”
  “住口!”徐辉祖捏紧了拳头,“身为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以效忠皇上为己任,你们都忘记了?”
  官兵低头,“末将不敢!”
  徐辉祖双目赤红,双拳砸在了沙盘上,“撤退!立刻前往济南,支援大帅!”
  徐辉祖十万军队终于撤退了,行军到了德州,被刚刚得胜的燕王靖难军尾随拦截追击,徐辉祖士气低落,顿时兵败如山,狼狈的退到济南,和主帅李景隆会和。
  李景隆心里惴惴不安,见徐辉祖也大败,心道天助我也,赶紧修书一封,上奏建文帝,声称徐辉祖有异心,出卖了情报,和燕王里应外合,导致了六十万军队的大败。
  建文帝看到奏折,顿时震怒,立刻下旨削了徐辉祖的兵权,命他即刻回京述职,接受刑部和兵部的联合问询。徐辉祖含冤带屈,颓然回到京城。
  ☆、第287章 但费两日
  徐辉祖回到京城,主帅李景隆也随之被召回,因两人皆出身名门,父亲皆是大明开国十大功臣,担心严惩会动摇军心,故建文帝只是将两人削职罚俸,赋闲在家。
  建文帝任命大将盛庸为平燕大将军,重整旗鼓,继续北上平乱。
  建文二年,十月,沧州之战,朱棣大获全胜,盛庸退回东昌(今天的山东聊城)。
  十二月,朱棣乘胜追击,急攻心切,犯了冒进的大错,东昌之战,朱棣精锐几乎损失殆尽,大将张玉为了营救陷入重围的朱棣,壮烈牺牲!
  将星陨落!张玉是朱棣亲自招降的蒙古武将,一直追随在朱棣身边,忠心耿耿,并且帮助朱棣招降了更多的蒙古军队,在靖难军中,张玉是类似定海神针般的人物,张玉之于朱棣,就好像以前常遇春之于洪武帝朱元璋。
  大败而归,还痛失爱将,朱棣遭遇了起兵以来最大的挫败,率残部回到北平。
  盛庸正要乘胜追击,无奈十二月的北方寒冷,南军无法适应北方恶劣的天气,生病冻伤者日夜哀嚎,盛庸无奈之下,只得退守东昌,期待春暖花开后继续再战朱棣。
  战势暂时陷入了僵局。
  燕王兵败回北平,而且据小道消息,说燕王还抱回了一个刚会走路的男娃娃!
  徐妙仪面色不善,怀揣这刀子和剪刀进来了,没等她开口问话,朱棣赶紧主动招认:“不是我的!是五弟和冯氏的儿子!冯氏告发五弟时已经有了五个月的身孕!她一来是为了将计就计,二来也是为了保护肚子里的孩子。五弟这小子糊里糊涂的都不知道自己做父亲了,冯氏偷偷生下孩子,怕被建文帝发现当做要挟,就要弟弟冯诚暗自送到了我这里!”
  其实周王朱橚也是四十多岁的人了,在四哥眼里,永远都长不大似的。
  “坐下。”徐妙仪将朱棣按在梳妆台前的椅子上,“胡子拉碴的,你照照镜子,还是那个英明神武的燕王吗?”
  朱棣虚惊一场,“我以为你生气了。”